2025年4月1日,第二届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春季会在上海召开,交通运输部联合民航局正式发布《中国低空经济趋势报告》,宣布启动“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”建设,明确2025年完成300个通用机场、1000条低空航线规划,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从“试点探索”迈入“标准统一、全域布局”的新阶段。这一政策突破不仅破解了长期制约低空经济的空域分割、标准混乱问题,更点燃了万亿级通航产业链的爆发引擎。
此次发布的“一张网”标准包含三大核心体系:
1. 空域管理体系:划定900米以下低空空域为“自由飞行区”(试点区域放宽至1200米),建立“目视飞行+仪表飞行”分类管理规则,2025年底前实现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三大城市群低空目视航图全覆盖;
2. 基础设施标准:统一通用机场建设规范(如跑道长度、通信导航设备),明确A1类通用机场(可开展商业载客)与A2类机场(开展通用航空服务)的分级标准,四川、浙江、广东等9省率先启动“百县千场”工程;
3. 安全监管体系:建立低空飞行器动态监测平台(接入无人机、eVTOL等设备实时数据),推行“电子围栏+远程ID”管理,无人机飞行审批时间压缩至30分钟以内。
民航局副局长吕尔学表示,“一张网”建设将释放超500万平方公里低空资源,预计2030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3万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25%,成为继房地产、互联网后的又一增长极。
从制造到应用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机遇
1.整机制造:电动化、智能化催生新龙头
-时的科技(eVTOL技术领军者):作为全球首个获得中国民航局“特殊适航证”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(eVTOL)企业,其研发的“星舟一号”可搭载4名乘客,续航200公里,噪音低于65分贝(传统直升机的1/3)。2024年已与苏州、成都签订50架低空通勤飞行器采购协议,预计2025年进入商业运营阶段。
-万丰奥威(通用航空隐形冠军):公司持有加拿大钻石飞机48%股权(全球通用飞机市占率12%),自主研发的DA42-VI氢燃料电池飞机完成首飞,契合“双碳”目标下低空交通电动化趋势。其镁合金材料技术(应用于机身减重)形成技术壁垒,2024年通航飞机交付量同比增长35%。
2.配套基建:空管系统与轻量化材料刚需爆发
-四川九洲(空管设备国产化龙头):承制全国70%的通用航空空管雷达,自主研发的“低空监视雷达+ADS-B接收机”系统已接入民航局低空数据平台,在四川、浙江试点区域覆盖率达95%。其空管自动化系统打破美欧垄断,2025年预计新增订单超20亿元。
-光威复材(碳纤维材料核心供应商):无人机、eVTOL对轻量化材料需求迫切,公司T700级碳纤维密度仅1.8g/cm³,强度达5000MPa,应用于某型号物流无人机机身,使载重效率提升25%。2024年航空级碳纤维营收增长40%,进入时的科技、亿航智能供应链。
3.应用场景:物流与通勤开启“空中经济”新时代
-顺丰控股(物流无人机领跑者):旗下“丰鸟航空”已在西南山区构建无人机配送网络,单架无人机日配送频次达8次,成本较传统配送降低40%。2025年计划在长三角启动“30分钟航空快递圈”,覆盖200公里半径内货物运输,预计年节约物流成本5亿元。
-中信海直(空中交通运营标杆):作为国内最大的通用航空运营商,公司拥有112架直升机,在深圳、三亚开展“城市空中交通(UAM)”试点,短途通勤票价降至高铁二等座1.5倍(如深圳至珠海15分钟,票价380元)。2024年低空旅游业务营收增长65%,受益于“千县千景”通航旅游规划。
“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”的落地,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,更是一次城市空间利用的范式革命。当无人机穿梭于楼宇之间配送药品,eVTOL在5A级景区实现“空中观光”,通用飞机连接百县千城构建“1小时经济圈”,低空经济将彻底改变人与空间的连接方式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需把握“政策铺路-技术突破-场景落地”的产业节奏:2025年是标准制定与基建启动期,2028年前后迎设备量产高峰,2030年进入运营盈利兑现阶段。
这场“空中革命”才刚刚开始,正如民航局在报告中所言:“低空经济不是简单的‘天上跑汽车’,而是以通航为纽带,串联起制造、基建、服务的全新生态。”在政策东风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,中国低空经济正从蓝图走向现实,万亿产业链的投资机遇,正等待理性而敏锐的掘金者。